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浏览次数:   2018-07-03 09:42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品格中“内省”的方式,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怀,一种豁达。

  在战国时期,齐威王之所以能一鸣惊人、称雄七国,与他虚心纳谏、善于反省是密不可分的。齐威王曾颁布命令动员官吏、百姓帮助查找自己的过错:“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政令一出,进谏成风。

  自我反思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次次逆水行舟,一次次力挽狂澜,一次次峰回路转,在挫折中奋起,在探索中反思,在挑战中超越。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长期用笔杆子说话的共产党人受到蒋介石枪杆子的镇压,党员数量由近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血雨腥风中的汉口,党的八七会议,毛泽东经深刻的反思后疾呼:须知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正是在这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人痛定思痛,从血泊中坚强地站起,树起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大旗。

  1944年3月,郭沫若撰写了《甲申三百年祭》,其主题是纪念明朝灭亡300周年,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当然更重要的是以明末的政治腐败,暗讽国民党的残暴统治,同时借李自成功败垂成的例子,警醒世人。文章发表后,立即受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重视,毛泽东多次指出要从李自成起义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批示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全党整风的文件之一。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学习和时局》报告时,特意谈到他让全党学习的用心:“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同年11月,他还特意致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于探索中出现的严重失误,中国共产党人同样勇于正视、善于反思、敢于纠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成功开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刻地总结和汲取了历史经验教训,坚持真理,自我修正错误。

  然而,当下有些领导干部工作中出了问题,不是躬身自省,而是从他人身上去找原因。政策落实不下去,怪下级不听指挥;工作开展不起来,怪干部能力差;问题解决不了,怪上级不支持;群众工作难做,怪群众不听话;落后面貌没改变,怪自然条件差……一味抱怨客观条件不好,“一桶水”全倒在别人身上,独独不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纵使自己有不少的错,造成的损失已不小,还要百般辩解,不肯认账。

  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是工作开展不起来,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还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也必然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是一种消极态度,出现问题互相埋怨,领导班子就闹不团结;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必将打击大家的积极性,工作更开展不起来。领导干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不仅无损于颜面,更见高尚的品格与魅力,找出了问题,并敢于担责,又立马改正,定能得到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古人说“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当如是也!

  改革开放、干事创业,必然会遇到矛盾和问题。在遇到问题时,领导干部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记住“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我反思,先要抛开面子,放下包袱,树立自我揭短的勇气、公开认错的态度、改过错误的决心。多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多看自己身上的缺陷,决不掩盖自己的不足,这是自我反省的正确姿态。“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如此,方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从而勠力同心、闯关夺隘。(范仁碧)

版权所有 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福建省监察委员会 [闽ICP备13019752号]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